俄方提出“不养闲人”,得到庇护的阿萨德,得拿出真金白银来谢礼
叙利亚政局巨变,俄罗斯驻叙军事基地未来走向,成为新政府与俄方谈判的关键。双方博弈,基地去留牵动着地区局势。
普京为保住那两个关键军事基地,直接联系了叙利亚新政府,提出交换条件。叙利亚方面对这些条件似乎不太接受。
夜幕笼罩叙利亚赫梅米姆基地,俄罗斯空天军航空兵群遭遇无人机袭击,袭击发生在十八日深夜。
俄方通讯员报道,基地半夜两点半遭标注“敌方地面攻击”目标,战斗警报随即拉响,附近传来枪炮声,持续约一小时后枪声渐息。
俄罗斯官员称,叙利亚基地运作受阻,再次印证基地运行环境恶化。“沙姆解放组织”极可能在背后操纵,对俄方实施挑衅。
俄罗斯驻叙利亚基地未来扑朔迷离,但避难在俄的阿萨德家族却鲜有消息传出,生活看似平静无波。
俄罗斯国内对现状颇有微词。不满情绪在民众中暗流涌动。
俄罗斯国家杜马近期表态,凡是寻求俄罗斯庇护者,无论阿萨德家族还是前乌克兰官员,都需贡献重要资源回报俄罗斯。
俄方建议主要包括两方面:一是……,二是……。
阿萨德政权垮台后,西方媒体开始关注其掌控的财富,那些真金白银的去向引发诸多猜测。
美方报道称阿萨德夫妇个人财产约值十到二十亿美元,若算上整个家族,资产规模将更为惊人。据说,阿萨德家族在莫斯科、伦敦和迪拜拥有大量房地产,并持有数十个秘密银行账户。叙利亚内战期间,英国政府已冻结阿萨德在英国银行的四千万英镑资产。
阿萨德家族据称拥有大量黄金储备,数额可能高达数百吨。几年前,他们还曾向俄罗斯运送巨额现金,价值高达两亿五千万美元。凭借这些财富,他们在莫斯科依然过着富足生活。
西方长期视阿萨德政府为眼中钉,如今阿萨德垮台,他们势必夸大其财产数额,好向世界证明阿萨德就是他们一直描绘的“贪婪暴君”。然而,这些数字的真实性,现在谁也无法印证。
阿萨德前往马里乌波尔收复顿巴斯,之后获得俄罗斯国籍,这是第二个建议。
库兹涅佐夫建议阿萨德及其家人迁往顿巴斯受战火波及的地区,并在马里乌波尔新建的住所安家,从而为俄罗斯服务,之后再根据其在顿巴斯重建中的贡献,考虑授予俄罗斯国籍。
俄方此举,牵涉诸多政治和战略考量。这盘棋,下得深远。
杜马议员此举,意在惩罚阿萨德政权的迅速垮台,这给俄罗斯在叙利亚军事基地安全带来严重威胁,进而影响其地中海及非洲战略。 重建顿巴斯,成了阿萨德寻求庇护的交换条件,既是对其能力的质疑,也是一种政治制裁手段。
俄方此举意在表明:其对外庇护并非毫无条件,受庇护者必须展现自身价值,忠诚与贡献是获得庇护的关键。 这使得俄罗斯的庇护政策有了新的解读, 不再是简单的保护,而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。
阿萨德政权的资源为巩固顿巴斯地区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撑。这巩固了当地局势,进一步稳定了该区域。
俄乌冲突让顿巴斯成为焦点,俄罗斯收复顿巴斯后,重建刻不容缓。这不仅是展现治理能力的关键,更关系到巩固当地掌控。借鉴阿萨德在叙利亚战后重建的经验,俄罗斯期望其协助经济复苏,稳定社会秩序。
马里乌波尔是顿涅茨克的战略港口,重建意义重大,阿萨德参与其中,无疑为俄罗斯在该地区的统治提供合法性支撑,同时向世界表明俄罗斯主导战后重建的决心。
俄罗斯为阿萨德提供庇护,国内随即出现民众质疑的声音,认为这是资源浪费。库兹涅佐夫的建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,他主张以贡献换取身份,以此回应公众对资源合理分配的期待,平息对庇护阿萨德一事的担忧。
顿巴斯重建耗资巨大,需要大量人力物力。阿萨德家族若加入,其国际人脉能吸引外资,从而缓解俄罗斯的经济压力。
俄方提议反映出战略收缩的现实考量,惩罚性条件表达了对盟友处境的无奈,同时试图将阿萨德现有权力转化为巩固顿巴斯地区控制的实际力量。成功的话,对俄罗斯而言可谓一举多得。

